6月7日晚,莘莘学子相聚在应天校区图书馆,共同聆听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西诺博士、教育学院青年教师万雯雯博士的精彩分享,共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场沙龙由校读者协会主席吕晨欣主持,读者协会、国学社主要成员及各院系学生代表参会,线上在“江开图书”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吸引办学系统部分院校师生在线观看。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博士、国际考古学暨历史语言学学会(IALHS)理事、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刘西诺老师生动幽默地为大家梳理了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长达四千多年漫长历史”的演变脉络。他谈到,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丰富,脉络之清晰,内涵之博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刘老师还带来自己收藏的一套历代钱币,供同学们传阅,直观了解并生动触摸到中国古钱币的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内涵。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江苏写作学会会员万雯雯老师以温柔知性的话语娓娓道来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中医文化。在谈到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医文化的关系时,万雯雯老师指出,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两者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代代相承,都根植于华夏文化的沃土,源于生活的需要。中医文化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内容,中国古典文学又使中医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它们相通相融、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万老师呼吁大家在赏析文学作品的同时,能够学到许多医学知识,品味文学与医学交融的中国古代文化。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与两位老师探讨如何看待数字货币的意义、年轻人应“向前看”还是“向钱看”、怎样排解焦虑情绪、音乐疗法与中医的关系等时下热点问题。
据悉,图书馆凤凰论坛系列讲座将聚焦我校青年博士群体,为师生搭建学术对话与交往的精神桥梁。
刘西诺博士主讲《带你一起探寻中国古代钱币》
万雯雯博士主讲《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中医文化》
万雯雯博士与学生互动交流
刘西诺博士与学生互动交流
图/文:郑静 缪何翩珏
审核:谢冬冰